首页 > 产品展示 > 应力仪

东华测试专题研究报告

来源:米乐m6网页    发布时间:2024-08-17 20:42:08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行业自主创新型企业,多年来深耕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专注于设备仪器及配套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保持了领先市场地位;在设备的健康管理和运营维保领域利用结构力学领域的积累保持持续扩张态势;在电化学分析领域,聚焦电分析,材料腐蚀分析和新能源电池领域,形成有效市场突破。

  公司是现阶段国内领先的测试仪器及分析软件供应商,未来方向将以抗干扰测试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智能化测试仪器产品为应用主线、整体测试技术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为延伸方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及远程看护服务。目前公司的基本的产品分为传感器、测试仪器和控制分析软件三大类,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专业科研院所、检验测试的机构、装备制造业、设备状态监测行业、材料分析、腐蚀分析、锂电池及燃料电池内阻性能分析等领域。

  产品种类齐全,覆盖领域广泛。多年来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开发和经验积累,在行业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产品 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家重大装备、航空航天、土木水利工程、交通能源、船舶海洋工程 兵器、汽车工业、冶金石化、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高校科研等行业,积累了众多稳定且高端的客户群,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拓展公司产品线,不断研发新产品。企业具有行业领先的产品快速研制能力。 2020 年,公司紧抓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机遇,在加强军工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拓展民用市场,推出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定制化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及远程看护服务,进一步实现产品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同时,在国家绿色发展的策略的指引下,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成功研发并推出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电化学测试分析系统,赢得客户和市场 认可。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集中。截止 2021 年一季度,第一大股东刘士钢先生持股 48.99%;刘士钢先生是公司创始人,持有公司 6776.6 万股股份,是公司控制股权的人。 罗沔女士持有公司 936 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6.77%,是公司第二大股东。公司的股权结构从上市以来一直稳定有序,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有利于公司集中高效决策。

  管理层专业方面技术实力强劲,从业经验比较丰富。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刘士钢先生为技术出身,深耕电子仪器仪表行业多年,从业经验比较丰富,是公司的技术领军人, 一直专注于小信号测试及现场抗干扰技术领域的研究和试验,较早在国内应力、应变测试领域采用 CAT技术,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 PC 机应变测试分析系统产品。

  此外,公司主要中高层管理人员也均为专业方面技术出身,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技术密集型团队,专门从事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软硬件研发、生产并提供应用支持和技术服务。公司董事及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管理经营和技术基础,搭建了优秀高效的管理 平台,配置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研发体系和营销体系。随公司发展管理运营模式一直在优化,持续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了公司的持续有效发 展。

  业务规模快速扩展,实现盈利收入净利双增长。公司 2018-2020 年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4亿元、1.78 亿元和2.05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3.64%、32.45%和15.49%, 18-20 年 CAGR 为 23.68%,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由 2016 年的 0.02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0.50 亿元,16-20 年 CAGR 高达 124.57%,四年间实现 25 倍增长。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规模,开展各项经营工作,保持营收净利的双增长趋势。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和 ROE 逐年增长,盈利水平稳步提高。公司毛利率由 2016 年的 57.15%增长至 2020 年的 66.08%,实现稳步提高;2016-2020 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 1.52%、3.53%、13.13%、17.12%和 24.53%,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0.58%、 1.32%、4.95%、8.21%和 12.42%。随公司在优势领域的持续发展,公司核心竞争力慢慢地加强,市场地位稳固,未来有望保持高盈利能力。

  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是公司第一大业务,贡献最高营业收入和毛利占比。2017-2020 年,公司各项业务的营业收入整体呈较快增长趋势。2020 年,公司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实现了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配件及其他、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

  研发费用大幅度增长,研发费用占比保持稳定,产品竞争力增强。2020 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 0.20 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 9.85%,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13.21%, 持续的研发投入将对公司后续市场开拓产生积极影响,提升产品竞争力,有利于公司实现业绩增长。

  科研仪器为科研发展的基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提升。随技术发展进步,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前进,为了保持未来成长的驱动力不下降,持续的科研投入和科研支持是必须的,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强国的基石。新兴技术的发展壮大不能离开科研投入以及作为科研基础 的仪器仪表的作用。

  我国对科研工作一直以来都很看重,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在基础研究领域完善布局,搭建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持续推进。并且在最基础的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方面, 坚持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建立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管理机制和后补助机制。从研发经费的投入角度来看,中国近年来的研发投入增长速度是全球最快,而且研发总投入已逼近美国 总量,但是从研发占比的角度来看,仍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国家研发投入开支提升,高校、企业对测试仪器采购量抬升。中国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对仪器仪表的需求增加,仪器仪表在实施科教兴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高校教学方面,公司参加了昆明理工大学抗震研究所的异形柱模型模态试验, 探究异形柱楼房的各阶频率、振型及阻尼比参数测试 ,为改进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参加上海师大应力测试项目,进行预应力型钢混泥土框架竖向拟静力试验,利用预 应力型钢混泥土框架的三线型恢复力模型,进行预应力型钢混泥土框架在低周期反 复载荷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及疲劳实验分析。

  东华测试产品应用于国家重点科研试验项目工程上海光源工程电子储存环的基座振动位移测试及模态实验中,上海光源是中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应用公司产品完成软土地基微振动测试和大质量电子储存环基座的模态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与国外先进的同类项目测试结果相符,为成功解决高稳定建筑的弱振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5 年国家在国防领域的一般公共支出为 2475 亿元,2020 年增长到 12916 亿 元,15 年间 CAGR 达到 11.64%,目前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国防作为保证国家安全的有力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国防投入有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航空航天的持续发展支持科技探测与研究,作为尖端工业,科研技术的顶峰, 大力发展我国航空航天,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未来航空航天的规模也有望持续提升;国防和航空航天的增长都会对高精度的科研仪器有着极大的需求。

  在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东华测试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项目的相关试验, 公司产品被应用于神州飞船项目的相关科学试验;参与了“天宫一号”相关试验; 在国内首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 C 星的全程运输振动监测 项目中,根据卫星运输过程的振动监测要求定制了相关装置。

  随着装备水平的提高,仪器仪表在工程设备总投资中的比重已达到 18%左右;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投资中,有 1/3 的经费用于购置仪器和自控系统。 中国当下的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不断增长,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作为实现产品制造

  智慧工厂中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会将设备的信息管理、故障预警、故障诊断、故障排除、寿命延长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信息闭环。规避设备突发事故,降低生产安全风险提高设备维修效率,降低综合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非计划停机优化备件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优化了人力成本控制和备件库存管理;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正常生产;建立 SOP 标准化、 制度化的设备维保管理体系。

  公司自 09 年成立就专注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经过不断的研发和技术积累, 掌握了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核心技术,在相关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成长为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系统化应用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服务的老牌 厂商,客户及品牌优势明显。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及国产化替代,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占营收比重维持在 10%左右。目前拥有各类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62 项、软件产品 26 项及多项核心技术和自主产品。

  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小信号放大抗干扰系统解决方案,桥梁及大型建筑模态实验解决方案,结构的强度、动力学测试解决方案,隔离型高精度测试解决 方案,超高速数据实时传输技术,信号的数字化专业处理技术,智能导线技术, 无线同步数据采集技术, 超动态范围信号测试分析技术, 结构力学测试参数校准技 术, 力学性能测试传感技术, 高性能电化学测试分析技术; 其中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的核心技术“小信号放大抗干扰系统解决方案” 是公司的传统优势, 已完成了多项严重干扰环境下的测试任务, 能够耐受恶劣强干扰环境, 得到准确的测试数据, 为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设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司紧密跟踪先进的电子应用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及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组合应用高性能芯片、坚固式测试系统开发平台,基于用户需求形成总体设计方案。公司通过二十多年的技术钻研与投入,掌握了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全部的核心技术,从传感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嵌入式计算机、 计算机接口、各种方式的软件编制,特别是结构力学性能的特征研究和分析方法, 全技术链都有专人研究。公司建立了仪器结构金加工、电装联、调试及校准检测等产品实现平台,具备传感器及仪器产品的完整生产能力,可提供大规模专业化测试系统的交钥匙工程。一整套技术与服务成果是公司核心优势,技术壁垒极高,目前业内无明显竞争对手。

  随着当前数字信息化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在现代化大型重点成套装备配备中, 相应检测与控制系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得以在装备、改造传统产业工艺流 程中进行测量和控制。工业 4.0 大趋势和工业物联网的发展,正在推动工业自动化 和智能工厂加速升级,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不仅仅是对仪器设施的需求在持续 提升,中后端的运维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地增长,多元化和定制化需求将带给公司持 续的成长驱动力。

  就公司产品发展的方向而言,一方面正在对现有产品线进行归纳、优化,并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下不断提高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从而满足高精度趋势的需求;另一方面面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公司正在延伸开发多元化应用软件,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包括推出高可靠性要求的国防军工科研类产品,提高装备智能水平的机载、车载、舰载等装备在线监测类产品,加大设备结构健康监测、 健康诊断、腐蚀检测、损伤识别、损伤预测以及健康管理方面的产品开发力度,通 过集成创新、合作创新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领域。

  3.2.2、 5G+工业互联网,打造智慧工厂过程中,PHM 管理平台是重要一环。

  随着工业制造即将进入智能化新时代,智能制造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 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公司的 PHM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对其未来的工作状态进行预测, 进而实现故障诊断、寿命预测、设备维护与管理,能够与智能制造过程完美匹配, 推动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智慧工厂。

  公司优势在于全面掌握 PHM 相关核心技术,并且该技术可以和工业物联网无缝连接。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于 2020 年年底面世。而 PHM 平台能够将设备的信息管理、故障预警、故障诊断、故障排 除、寿命延长等环节形成完整闭环。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针对各个不同行业的全面解决方案,在化工、钢铁和水务 领域已经有了多个实际的应用案例。其主要功能包括:设备资产信息管理、备件全 生命周期管理、工单流程管理、自主报修管理、计划维保管理、预测性维护管理以 及效能指标管理等功能模块;其中,预测性维护以设备故障为导向,确定感知系统, 比对已知的故障图谱,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排查故障隐患,使得维护变 得更智能,运营更可靠,成本也更低。该管理平台确保设备能够安全、高效、稳定 地持续运行,为企业管理运营等多环节带来效益,提高企业可持续性。该业务有望 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并且进一步实现公司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 应商的转变。公司发展相关应用技术有利于发挥在智慧工厂领域的先发优势。

  通过 20 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公司为目标客户设计一整套定制化管理系统, 包含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并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公司下游涉 及水务、冶金、国防、机电、汽车等多个行业,需求市场广阔。未来随着 PHM 管 理平台的不断迭代升级,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驱动引擎。PHM 管理 平台的打造将使得公司突破原有的商业模式,公司现有很多产品主要通过科研院所 间接用于下游各个领域,而 PHM 管理系统将直接服务下游终端客户,直接进入蓝 海市场。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帮助企业增效降本,通过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产线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560亿元,同比增长21.88%, 比 2017 年同期高 1.08 个百分点,2020 年市场规模达 2380 亿元。公司把握设备检 测这个细分的蓝海市场,将给公司带来巨大成长空间。

  公司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优势,历经 7 年时间成功研发推出应用于新能源、新 材料等领域的电化学测试分析系统,对公司的产品线进一步扩展。电化学工作站能 够通过测量组成的电化学电池待测物溶液所产生的电特性而进行分析,主要运用在电化学分析、防腐蚀分析以及新能源电池性能分析等方面。目前形成了 DH7000、 DH7003、DH7006、DH7007 等针对不同市场的产品系列;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对于锂电池、高分子材料、有机无机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均有帮助,也打破了进口垄 断。产品推广方面,公司电化学工作站样机考核已经通过,正在做局部市场推广, 目前已推向高校市场,而且已经收获了批量订单,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发展引擎。

  公司所在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传承非常关键。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从研发团队到管理层都具备技术科研经验,研发人员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覆盖力学分析、仪表结构工艺、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与算法理论等领域。公司主要中高层管理人员均为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司员工整体素质较高,截至 2020 年,公司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超过 57%。公司持续吸纳人才,员工人数从 2012 年的 333 人增加至 2020 年末的 566 人, 研发人员从 2012 年的 81 人增加至 2020 年的 171 人,研发人员占比持续提升,至 2020 年达到 30.21%。公司形成一定规模的技术密集型团队和一套快速响应的管理 机制,一整套高质量服务体系有利于增加客户黏度,带来稳定业绩增长。

  品牌信誉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检测企业都是有百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多 年投入积累了信誉。多年来公司通过不断的产品、技术开发和经验积累在行业中形 成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在国家重大装备、航空航天、土木水利工程、交通能源、 船舶海洋工程兵器、汽车工业、冶金石化、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高校科研行业 积累了一批高端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且各领域专业客户的数据和服务评 价对公司经营起正向反馈作用。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行业自主创新型企业,多年来深耕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专注于设备仪器及配套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应 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保持了领先市场地位;在设备的健康管理和运营维保领域 利用结构力学领域的积累保持持续扩张态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基于 PHM 的设备 智能维保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及远程看护服务;在电化 学分析领域,聚焦电分析,材料腐蚀分析和新能源电池领域,形成有效市场突破。

  随着技术发展进步,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前进,为了保持未来成长的驱动力不下 降,持续的科研投入和科研支持是必须的,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 国的基石。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 科研投入的作用。我国对科研工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公 司产品持续迭代,PHM 设备智能管理平台和电化学分析系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 产品线,我们因此作出以下关键假设:

  1)公司作为国内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行业的龙头企业,直接面向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及下游终端客户,在整个产业及行业中地位优势显著,产品拥有较强的定价权。完整的检测系统一般由传感器、适调器、放大器、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分析软件组成,公司已实现自己生产。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完整的生产体 系促进了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提高,维持综合毛利率在较高水平。

  2)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于 2020 年年底面世。而 PHM 平台能够将设备的信息管理、故障预警、故障诊断、故障排 除、寿命延长等环节形成完整闭环。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不单单是对仪器设施 的需求在持续提升,中后端的运维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地增长,多元化和定制化需求 将带给公司持续的成长驱动力。

  3)公司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优势,历经 7 年时间成功研发推出应用于新能源、 新材料等领域的电化学测试分析系统,对公司的产品线进一步扩展,而且电化学工作站仍在不断完善中。公司电化学工作站样机考核已经通过,正在做局部市场推广, 目前已推向高校市场,而且已经收获了批量订单,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发展引擎。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上一篇:加拿大抵押贷款危机:支付震荡下的经济崩溃

  • 下一篇:【48812】SSLCHINA 2015:Davis博士将带来精彩陈述